幾十年來,我國的大地上卻出現(xiàn)了兩種太極現(xiàn)象,或是叫兩個派別。一種是太極操派,把太極拳當成體操來打,成了肢體太極拳,只有太極拳的外表,沒有太極拳的內(nèi)涵,只有拳而沒有太極。另一種是正宗太極拳派,以各傳統(tǒng)流派為主,以及少數(shù)按照太極拳的要求習練太極拳的人所組成。
把太極拳當成體操來打,只能活動活動肢體。而按照正宗太極拳的要求來練, 以意念引領內(nèi)氣,以內(nèi)氣運動全身,由內(nèi)到外、由外到內(nèi)的疏通經(jīng)洛、疏筋活血,使陰陽溶化在全身的經(jīng)絡、氣血之中,就可意到氣到,氣到病除。一些氣滯血淤的疾病很快就能康復。
例如頸椎增生、腰椎增生、頸椎狹窄、腰椎狹窄,用太極操的練法二十年也難以解決,如果用太極拳的練法一兩年就可以輕松解決。還有現(xiàn)代人的一些亞健康狀況,如神經(jīng)衰弱、抑郁、長時間不良情緒、記憶力明顯下降、煩躁等等,也能得到極好的修復。
大家都知道太極拳分三個層次:招熟、懂勁、神明。
我們現(xiàn)在的太極拳,大多停留在招熟階段。這個階段重要的是“熟” 字??晌覀儏s偏偏在“招”字上下了大力氣,學了這個學那個,學了這家學那家,陳式、楊式、吳式、孫式統(tǒng)統(tǒng)比劃,挨個劃道道。一套沒學好,就接著學另一套,三套五套下來,腦子已經(jīng)亂成漿糊了。下面還有幾套太極扇等著你學呢!這么練下去,什么時候招才能“熟”呢?如此胡亂比劃而不自知,照這樣的打法,哪輩子能懂勁?
按太極操的最大標準是,只要打得整齊,打得美觀就行,就滿足了。貪多,求新,求視覺效果,唯獨不求質(zhì)量。這樣的打法,啥時能打出陰陽?
七八年、十幾年過去了,仍然不知道陰陽為何物,不知道怎樣氣沉丹田,就連什么是太極拳都說不明白。那么,你能學,你打出來的還是太極拳嗎?
太極之路應該怎么走?這是每一個想學好太極拳的人要思考和解決的首要問題。
縱觀全國各地,很多人練的太極拳一般是簡化了的競賽套路,雖然是為了適應群眾性的健身運動,也有一定的健身效果,但效果與傳統(tǒng)太極拳相比,相差徑庭!一個走外,一個走內(nèi),學太極拳者不可不知。
所學套路的數(shù)量,不要以“多”為榮,更不應該今天打這幾套,明天打那幾套輪著來,致力于花樣,應該全身心投入到一種套路,每天練習,根據(jù)老師的要求,一招一式按照要領打個明白,數(shù)量一多就無法“招熟”,招不熟就更談不上“悟”的功夫了,不悟,又怎么懂勁呢?
質(zhì)量是太極拳的生命。如果在“熟”字上下功夫,真正的功夫可能就慢慢出現(xiàn)了。
要想出功夫,一是看你是否有位好老師,二是看你想不想付出;三是看你練拳的指導思想是否正確。
太極拳不在外表中,在內(nèi)。只要按照正宗太極拳的要求,擺脫太極操的束縛,扎扎實實地用太極理論指導自己,照樣可以練出太極功夫來,并且為自己的健康服務。